如何才能有效拉動內需?可以再接地氣一點
最初,消費券由政府主導,后來一些地方政府嘗試“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引入企業力量。據券商研報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約80個省、市、區(縣)宣布發放消費券,總金額已達百億級別。總體來看,消費券更多投向餐飲、旅游、文化、體育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也有一些城市會“因城施策”,補貼當地受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
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20年5月15日發布的報告,總體上地方政府使用消費券效果比較好,發放消費券行業比未發放消費券行業恢復快。發券地區消費券支持行業比未發券地區同行業業務恢復快。第三產業占比高的地區,發放消費券顯著增加了交易的活躍程度。
但同時,由于消費券具有一定的配給性質,且大多通過線上平臺發放,存在可能難以滿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以及老年人“望券興嘆”的問題。此外,在實際發放過程中,還出現了“羊毛黨”利用漏洞哄搶多張消費券進行套現等現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需要意識到,發放消費券等補貼手段只是促進消費的短期特效藥,要想持續釋放消費活力,只能從可以預期的永久性收入增加方面思考,通過“調結構”“穩就業”“穩增長”等一系列措施從根本上提振經濟。
1.消費券
發券還是發錢?
疫情期間,拉動中國經濟引擎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成為經濟領域的領跌板塊。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表示,2020年一季度,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帶動經濟出現負增長。其中,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下降4.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拉動GDP下降1.4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GDP下降1個百分點。
而消費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增長動能,2019 年拉動了 57.8% 的GDP 增長。如果消費能迅速復蘇,內需的增加就能夠推動復工復產和正常的市場活動運轉起來,有助于盡快恢復經濟和社會秩序。
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采取發放消費券的形式刺激消費、提振內需。消費券是指由政府發放的支付憑證,消費者在有效期內去指定的商品和服務機構消費,消費時抵扣一定金額,由財政向商品和服務機構補償支付這部分費用。消費券通常被視為短期經濟政策,旨在經濟急速下滑時增加居民消費,從而促進生產和就業。2020年3月2日,濟南市宣布發放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以刺激文旅消費復蘇,支持旅行社、書店等文旅企業發展。之后,全國其他省市陸續跟進。
其實,消費券并非首次出現,消費券的發放最初具有社會接濟性質。1939年,美國政府通過對底層民眾發放食品券的方式實行社會救濟,這是消費券政策的最早起源。此后,在多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家和地區均階段性發行過消費券,以應對經濟形勢變化。10多年前,在中國的廣東東莞、浙江杭州等地紛紛發放過消費券,但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在全國層面大規模發放過消費券。
北京市流通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吉緋認為,消費券是一種短期有益、長期無害、操作簡單的有效拉動內需的方法。不過從消費券政策出臺之時,關于發券還是發錢的討論一直存在。
相比于直接發放現金,消費券有使用期限,具備強制消費、避免儲蓄的特點。高級經濟師、金融學博士卜振興認為,政府之所以選擇發放消費券而沒有發放現金的原因是,在疫情影響下,消費受到的沖擊最大。2020年第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72254億元,下降17.7%,是所有行業里受影響最大的,因此,發放消費券可以起到定向刺激的作用。
另外,中國居民消費意愿一般較低,并且在疫情沖擊下,居民的消費行為變得更加謹慎。根據央行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住戶儲蓄存款比去年同期增加 6.4 萬億元,達到 87.8 萬億元。疫情沖擊下居民儲蓄持續增加。因此,如果發放現金會讓居民以儲蓄的形式回流到金融體系中,無法發揮消費刺激的作用。發放現金屬于總量刺激政策,而消費券是定向刺激政策,相對效果更好。
為了更具體地了解消費者使用消費券的感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制作了一份問卷,動員了親朋好友轉發填寫,回收到203份有效問卷,地域涵蓋一線至五線城市以及鄉鎮農村,年齡涵蓋18歲以下至50歲以上。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發的不是抵扣券,而是現金,您會怎么做”?,53.69%的人選擇“存起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研究團隊和螞蟻金服研究院研究團隊以杭州為研究樣本、做了一份關于中國城市數字消費券的應用與效果研究,該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看到底是現金或是現金券的效果好?還是“滿減券”的效果好?研究報告稱,1999 年日本、2009年中國臺灣、2011 年新加坡等發放的“消費券”都是以現金或者現金券形式出現,拉動效應為 1。而杭州發放的是“滿減券”,且采用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進行發放,因此本質上是有杠桿的數字消費券。以 3 月 27 日杭州發放消費券為例,35.1元的政府財政補貼撬動了 124.6 元的新增總消費,拉動效應接近4,帶動消費效果顯著。
根據記者發放的問卷,將所處地區與是否用過消費券做交叉分析發現,農村地區沒聽說過消費券的人占比最多,為33.3%;將月收入與是否用過消費券做交叉分析發現,月收入0-2000元沒聽說過消費券的人占比最多,為11.43%。在所有的樣本中,“沒聽說過”以及“聽說過,但是不搶”的人數共占53.7%。而在被問及為什么聽說過但是不用時,有45.81%的人認為限制太多(距離遠、指定商家等)。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公開表示,對于收入比較低的人群,應該發現金,因為不知道他們詳細的生活需求在哪里,他們有可能要買食品,有可能要買衣服,有可能孩子要上學,這些都不清楚。發消費券實際上帶有一點配給的消費,也許不能滿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而對于中產階級,發消費券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關鍵詞: 有效拉動內需
責任編輯:hnmd004
- nft概念是什么意思?nft龍頭股有哪些?什么2023-06-14
- 安利凈水器簡介 安利凈水器好嗎?2023-06-14
- c1駕照增駕b2駕照需要什么條件?c1駕照怎么2023-06-14
- 什么是利率調節機制? 利率調節2023-06-14
- 微波爐有輻射嗎?微波爐解凍要幾分鐘?2023-06-14
- 渭南:2023年新建停車泊位不少于10000個2023-06-14
- 戌山辰向大富大貴水法_戌 漢字2023-06-14
- 當前速讀:延安發布棗芽茶公用品牌2023-06-14
- 【環球新要聞】布林帶是指什么有哪些作用?2023-06-14
- 7萬億之后 科創板的下一站|全球熱點評2023-06-14
- 天天實時:四部門: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2023-06-14
- 基金公司解讀央行“降息”:或提振實體經濟2023-06-14
- 匯豐銀行將分階段結束新西蘭財富和個人銀行2023-06-14
- 天天速訊:人民幣尾號4444有收藏價值嗎?人2023-06-14
- 當前消息! 攝影的光線有哪幾種?不同方向2023-06-14
- 全球熱門:兩部門:擬分三批組織開展中小企2023-06-14
-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滬鎳漲超5% 環球播報2023-06-14
- 全球即時看!國家能源局:積極采用新型儲能2023-06-14
- Intersolar Europe 2023 | 華為發布全2023-06-14
-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多數上漲,燃料油、原油等2023-06-14
- 消息!國家能源局: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2023-06-14
- 處女座總是口是心非 因此會把自己的愛人越2023-06-14
- 滾動:國家能源局:選擇山東等6省開展分布2023-06-14
- 國家能源局:積極采用新型儲能等措施,提高2023-06-14
- 環球消息!汽車美容都有哪些項目_汽車美容2023-06-14
-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區別是什么?貸款屬于2023-06-14
- 【當前熱聞】手機突然發燙怎么回事?手機發2023-06-14
- 產值利潤率是什么?產值利潤率和成本利潤率2023-06-14
- 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哪個好?大額存單和定期2023-06-14
- 如何進行合同管理的方法-如何進行合同管理2023-06-14